《易经》中否卦代表封闭的意思。为什么泰卦之后就进入否卦的状态?难道吉之后就要有凶吗?用错综复杂之法解析“否卦”,下面一起来看看。
卦变与天时
《否卦》是消息卦,阳消阴息,已息长出三阴。阴阳达到平衡而阴将盛于阳。根据消息卦的自然变化体系,《姤卦》为一阴初生,《遯卦》为二阴生,《否卦》为三阴生。这是《否卦》的自然来源。
《否卦》是消息卦,消息卦是卦变的本源卦。《否卦》选择性卦变的形式有以下几种:
《否卦》先变为《咸卦》,然后《咸卦》再变为《随卦》;
《否卦》先变为《无妄卦》,然后《无妄卦》再变为《睽卦》;
《否卦》先变为《噬嗑卦》;然后《噬嗑卦》再变为《归妹卦》;
《否卦》先变为《涣卦》;然后《涣卦》再变为《井卦》;
《否卦》先变为《未济卦》;然后《未济卦》再变为《损卦》;
《否卦》先变为《旅卦》;然后《旅卦》再变为《明夷卦》;
《否卦》卦变的趋势,是阴上而阳下,象征阳气收敛、潜藏,阴气始盛而用事,合乎“小人道长,君子道消”的特点。象征事物处于开始衰退的阶段。
《否卦》阳消阴息,阴阳达于平衡,其天时为酉。酉为一年当中的仲秋之月,节气为白露、秋分,酉正就是秋分日。酉亦为一天当中的日入之时,即下午17-19时,酉正即是指下午18时整。
当酉之时也,五行属金,天道肃杀,人道重义。仲秋之月,北斗星柄指向正西方向,天行西方之德,草木黄落,天下丰收,阳气敛藏,阴气始盛,天道肃杀。日入之时,人归家鸟归林,敛也,义也。《礼记·月令》云:(仲秋之月),盲风至,鸿雁来,玄鸟归,群鸟养羞。又云:“乃命有司,申严百刑,斩杀必当,毋或枉桡,枉桡不当,反受其殃”。又云:“乃命有司,趣(督促)民收敛,务畜菜,多积聚”。又云:“是月也,日夜分,雷始收声。蛰虫怀户,杀气浸盛,阳气日衰,水始涸”。
仲秋之月,万物敛收,以备冬藏。
交互卦及其内涵意义
《渐卦》
《否卦》的交互卦为《渐卦》。
《渐卦》上巽下艮。“巽为风”、“艮为山”。“风”俗称空气,由于山高,所以山上的空气是比较寒冷的。空气寒冷是天地不交的表现。又“巽为木”,《渐卦》有“山上有木”之象,由于山上空气寒冷,所以山上树木生长缓慢,故卦名曰“渐”。空气寒冷,草木生长缓慢,是“天地不交万物不通”的表现。
就人事而言,“巽为长女”、“艮为少男”,所以《渐卦》有长女配少男之象,这是一种童养媳式的婚姻关系,虽有夫妇之名,尚无夫妇之实。少男幼稚,发育未成,不通房事,长女虽长,却是被动者,主动者不动,则阴阳不交,男女之事不成,故否。《否卦》的内涵就是“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,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”,天地否闭万物不兴,故《渐卦》揭示了《否卦》的内涵意义。
《否卦》的综卦是《泰卦》。
《否卦》天时在酉,季在仲秋,万物敛闭而不通;《泰卦》天时在卯,季在仲春,万物生机勃勃而亨通。《否》与《泰》是完全相反的类型。故《杂卦传》曰:“否、泰、反其类也”。否与泰虽然是相反的类型,却是相互联系的、统一的。生命都是一个过程,在这个过程中,泰和否的状态都会遇到,而且必然会都遇到,无论否、还是泰,皆时所致也,时否则否,时泰则泰,否泰适其时也。世间没有只否不泰的事物,也没有只泰不否的事物。时泰而否,则得不到发展,一生无果无终;时否而泰,则有无妄之灾。否泰不时,违天道也,故天不佑之。
错卦及其否定意义
《否卦》的错卦是《泰卦》。
《杂卦传》曰:“《否》、《泰》,反其类也”。这就明确指出《否卦》与《泰卦》具有完全相反的意义。
首先是时反也。《否卦》天时为酉,或为仲秋之月,或为日落之时;《泰卦》天时为卯,或为仲春之月,或为日出之时。
其次是性反也。《否卦》之性,否闭不通,万物敛藏,草木不再生荣,人而不可逐禄,退而求其存也。故其《象辞》曰:“否,君子以俭德辟难,不可荣以禄”。《泰卦》之性,开放亨通,万物生荣,句萌出达,生机盎然,充满希望,天下仁德广布、庆赐遂行,故其《象辞》曰:“泰,后以财成天地之道,辅相天地之宜,以左右民”。
再者是道不同,其势反也。《泰卦》象征事物处于上升、前进的发展阶段,走的是上坡路,《否卦》象征事物处于下降、衰落的发展阶段,走的是下坡路。
再者是其德不同,《泰卦》是仁德,《否卦》是义德。仁德好生,义好刑杀,生杀相反也。春气好生,秋气肃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