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23日4时34分我们迎来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处暑。处暑时节白天热、早晚凉,昼夜温差增大。这个处暑60年一遇,有7大习俗需要注意!
吃鸭子、饮苦茶
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。处暑这天,老北京人都会去买处暑百合鸭,而江苏地区,做好鸭子菜要端一碗送给邻居,正所谓“处暑送鸭,无病各家”。在处暑习俗里,广东人常喝很苦的凉茶,意为入秋了要吃点“苦”。
放河灯
河灯,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。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活动,在水中放河灯,任其漂流,悼念逝者,祈保平安。
开渔节
对于沿海渔民来说,处暑意味着渔业收获。这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,鱼群会停留在渔场周围,鱼虾贝类发育成熟。浙江沿海每当此时会举行隆重的开渔节,欢送渔民驾船出海。
秋游
处暑之后,秋意渐浓,正是人们畅游郊野、迎秋赏景的好时节。而民间向来就有“七月八月看巧云”之说,其间就有“出游迎秋”之意。
拜土地公
秋天,是农作物成熟的时刻。瓜果稻谷,即将收成。为表达对土地公的敬意,人们会在这天去祭拜土地公,祈求一个好收成。
祭祖
古时的民间传说,人们认为祖先会在七月半返家,探望子孙。这说法虽然无稽,却流露出虔诚。处暑之秋,农物迎来丰收,人们把新收获的谷物粮食、瓜果蔬菜祭供祖先,谓之为“秋尝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