处暑,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四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。处暑,即为出暑,表示炎热的酷暑结束,三伏已过或接近尾声,日期在每年的8月22-24日。一起看看处暑的特点和习俗。
处暑节气特点
>> 处暑的气候特点是午后闷热,早晚有凉风吹拂。当秋雨过后,人们会感到较明显的降温,故有一场秋雨一场寒之说。
>> 处暑过后,气温逐渐下降,日夜温差逐渐增大,但白天气温仍较高。暑热消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,并不是暑气下降马上就凉爽了,真正开始有凉意一般要到白露之后。
处暑习俗
处暑|吃鸭子
北京人在处暑这天会去买百合鸭;南京人则会在家煲萝卜老鸭或红烧鸭块,带着满满的温暖与善意,送往邻家,处暑送鸭,无病各家的俗语,是人们对健康与平安的殷切期盼。
处暑|开渔节
千帆逐浪,耕海牧渔;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时期,中国沿海地区常会在此节气举行多种形式的活动,欢送渔民出海,期盼渔业丰收。
处暑|赏秋云
处暑之后,北方暑气渐消,秋意渐起。谚语说:七月八月看巧云。夏日里大团的云堆,被秋风穿针引线般散化开来,变成一缕缕半透明的纱幔,一片片轻飘的绫罗。此时的天空疏朗明净,正是人们出游赏秋的好时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