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浪滚滚蝉鸣急,小暑节气这就踩着热风来了!作为盛夏的开场哨,小暑可不仅仅是天气热的信号,老祖宗传下的智慧里藏着不少暑于它的生存指南。想要安稳度过这段闷热时光?跟着这些小暑传统做就对了!
一、小暑要这样做
小暑食新(辛):
此时新麦入仓,南方食新尝新米,北方头伏饺子讨丰收吉兆。更关键的是吃辛——适量生姜、紫苏等辛温食物,逼出体内湿寒,防空调病!(但别过量上火)
游伏:
头伏日,出门游!小暑后入伏首日,全家外出遛弯(游伏),借地气排汗祛湿,防暑邪困体。商场蹭空调不算数哦!
晒东西:
小暑阳光毒辣湿度高,正是晒衣、晒书、晒药材的黄金期!尤其书籍字画,暴晒防潮防蠹虫,老祖宗的除湿妙招。
饮食讲究:
三字诀:清、淡、软! 绿豆汤、冬瓜盅、荷叶粥主打清热;黄鳝、莲藕、鸭肉滋阴补虚;忌油腻生冷,脾胃弱者把西瓜放常温再吃。
二、不同地区还有独特习俗
山东喝暑羊:鲁南地区小暑喝羊肉汤,以热制热发汗排毒,俗称伏羊一碗汤,不用开药方。
徐州吃伏羊:伏天全民吃羊,红油羊汤配烧饼,酣畅淋漓赶寒病,已成非遗狂欢节。
湖南吃姜:小暑吃姜,胜喝参汤!嫩姜切片醋泡,或炒仔姜鸭,祛湿开胃防腹泻。
江南吃藕:水乡挖鲜藕,凉拌或塞糯米蒸煮(糯米藕),清甜生津解暑气,还喻通窍聪明。
台湾吃芒果:小暑正值芒果旺季,夏果之王当季吃,解馋又补维C,台南玉井芒果冰人气爆棚。
老北京贴伏膘:旧时吃白煮肉、鸡丝凉面贴膘,实则补充伏天消耗的体力,如今演变为凉面、酱肉畅销季。
小暑的智慧,藏在每一口辛味菜、每一次晒太阳、每一碗解暑汤里。顺应天时,清凉自生。愿你在这个小暑,心静暑不扰,安康常相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