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暑,正值三伏酷暑,天地间热浪蒸腾,骄阳似火,暑湿交织,正是“上蒸下煮”最甚之时。大暑之际阳气鼎盛,人体腠理开泄,容易受到“暑湿邪气”的侵袭,导致各种不适,如乏力、头晕、食欲不振等。以下10件事,在大暑三伏天里千万不要做,否则可能伤身损阳,影响健康。
一、贪凉饮冷,损伤脾胃阳气
三伏天炎热,很多人喜欢喝冰镇饮料、吃冷饮来降温。然而,中医认为“脾喜燥恶湿”,过食寒凉会损伤脾胃阳气,导致消化不良、腹泻、腹痛等,甚至加重体内湿气。
二、过度吹空调,导致“寒邪”入侵
三伏天炎热,很多人喜欢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,甚至把温度调得很低。但中医认为,过度吹空调会导致“寒邪”入侵,使毛孔闭合,体内湿气无法排出,容易引发头痛、关节痛、感冒等“空调病”。
三、剧烈运动,耗气伤津
三伏天人体出汗多,剧烈运动会大量消耗津液和阳气,导致气阴两虚,甚至中暑。
四、熬夜不睡,损耗心阴
夏季昼长夜短,很多人习惯晚睡,但熬夜会损伤肝肾阴血,加重心脏负担,导致心火旺盛,出现失眠、烦躁、口干舌燥等症状。
五、情绪暴躁,肝火旺盛
天气炎热容易让人烦躁易怒,中医认为“怒伤肝”,长期情绪不稳会导致肝郁化火,影响气血运行。
六、出汗后立即冲凉,寒湿入体
很多人运动或出汗后喜欢立刻冲冷水澡,但此时毛孔张开,寒湿邪气容易侵入体内,引发感冒、关节疼痛等问题。
七、饮食油腻,加重湿气
三伏天湿气重,脾胃功能较弱,如果吃太多油腻、辛辣食物,会加重脾胃负担,使湿气更难排出,导致口苦、口臭、腹胀、便秘、痤疮等问题。
八、久坐不动,气血不畅
三伏天湿热重,久坐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,加重湿气滞留,引发腰酸背痛、下肢水肿等问题。
九、忽视防晒,暑热伤肤
三伏天紫外线强烈,长时间暴晒不仅会晒伤皮肤,还可能导致中暑或热射病。
十、过度节食,气血不足
有些人为了减肥在大暑三伏天过度节食,但夏季本就消耗大,营养不足会导致气血亏虚,出现头晕、乏力等症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