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20日,迎春分节气。春分时,太阳直射赤道。这天,不但平分了春季,平分了寒暑,也平分了一天的时间,致使昼夜的时长相同。在春分到来之际,各地都有哪些节俗和讲究呢?
竖蛋
“春分到,蛋儿俏”。
竖蛋,也称立蛋。据史料记载,春分竖蛋的传统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国,人们以此庆祝春天的来临。
我国很多地方在春分举行竖蛋比赛。这个春分,试试竖蛋吧!
放风筝
清代诗人高鼎在《村居》中,描绘了一幅春回大地之时,儿童借助东风放风筝的美好场景:
“草长莺飞二月天,拂堤杨柳醉春烟。儿童散学归来早,忙趁东风放纸鸢。”
春分一到,草长莺飞,正是放风筝的好时间。
走出家门,沐浴春光,奔跑着放飞风筝,与生机勃勃的春天时节相得益彰。
春分正值周末,安排一场踏青,放一放风筝吧!
吃春菜
生长在田埂边、坡地间、树丛下的各种野菜,是春天的馈赠。
我国部分地区,有春分时节吃春菜的习俗。人们采撷春季野菜,将它们凉拌、清炒,或拌馅和面食用。
在我国岭南地区,春分吃的“春菜”是一种野苋菜。
逢春分那天,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,祈求家宅安宁,身壮力健。
送春牛图
春分是农耕开始的一个重要信号,而过去农耕一定离不开耕牛,由于当时的并没有现代化工具,所以耕地的时候耕牛就变成了主力。
但由于当时社会耕牛特别珍贵,人们为了期盼农事顺利以及大丰收,会专门为耕牛设置节日。
春分作为耕牛的节日之一,最重要的习俗就是“送春牛图”。
顾名思义“春牛图”指的是一种,用黄纸或红纸绘制的类似年画的贴画。这幅画上的主要人物,就是一个农民赶着耕牛耕地的场景。
在马上要春耕的时候送春牛图非常应景,而送图人一般都会被称为“春官”。
他们在送春牛图的时候嘴里会不停地唱着吉祥话,这种形式又被称为“说春”。
春分养生
“百草回芽,旧病萌发。”
春分时节,气候变化剧烈,忽冷忽热,体弱者容易生病,有旧病的人容易复发。
因此,在注意保暖的同时,还要多喝水勤锻炼,按时睡眠。
此外,春分气温回升,血液循环加快,大脑的血液和氧气供应相对减少,人们时常会感到困倦,民间称之为“春困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