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冬,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,万物进入休养、收藏状态,草木凋零、蛰虫休眠。今年的立冬还有一个特点,就是发生在农历十月初七的清晨6点。我们称之为“早立冬”。
立冬三侯
一候水始冰
立冬时节,此时水已经能结成冰,当温度降到零度以下,它的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。
二候地始冻
立冬时,土地也开始冻结,“霭霭野浮阳,晖晖水披冻,”此时的土地也开始冻结,薄薄的一层霜,时隐时现地出现在湿润的土地上。
三候雉入大水为蜃
雉,即野鸡一类的大鸟,蜃为大蛤。立冬以后,野鸡一类的大鸟变得稀少,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。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,这标志着天地间生物的阳气到了藏的阶段。
立冬养生要三防
防干燥
天气寒冷,皮肤表层血管会收缩,皮脂腺与汗腺分泌的功能降低,导致皮肤干燥,可以涂抹润肤霜做好保湿工作。饮食方面要多喝水,还可以吃一些蜂蜜、木耳、水梨等。
防心血管疾病
立冬之后,气温骤降。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要护好头部、手部、脚部;外出时戴手套、帽子、围巾,穿大衣;睡前用热水泡泡脚;刮大风时最好不要迎风行走。对高血压患者来说,由于血管收缩,冬季比夏季更难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。因此,最好在入冬时做个血压监测,根据情况调整用药量。
防上火
立冬后北方大部分地区开始供暖,且冬季常吃火锅等辛辣食物,容易导致体内火气积郁而“上火”。中医认为,白色食物最能防燥热。做菜时,可以选择白菜、冬瓜、百合、银耳、莲藕等。